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城市的更新和扩张也加快了步伐,传统工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更新与转型。一方面,大多数传统工业区日渐萧条,在这场城市变革的大时代中面临抉择。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地带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历史和人文价值,蕴含着深厚的城市记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工业区的创意转型促进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提升,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就全球而言,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一些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出现了传统工业区经济衰退的问题,经历了“兴盛—繁荣—衰退”的过程,包括德国鲁尔、巴黎左岸、英国利物浦等。这些地区为此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来支撑老工业区的转型和发展,不但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复兴,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区转型经验。这些地区作为国际“铁锈地带”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对我国类似地区未来的转型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就国内而言,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地带的更新与转型这其中的重要一环,广受各界关注。未来,我国城市中将有大量“铁锈地带”面临转型的难题,当前我国旧工业区转型总体上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土地政策、实施机制等方面尚不健全。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是工业革命在我国传播的前哨阵地,是中国乃至东亚在近代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国际化大都市和重要的工业基地,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业科技的最高水平,上海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的类型丰富,几乎囊括全国工业的所有种类。近十几年来,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上海旧工业区的转型蓬勃发展,在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转型与发展中走在前列,出现了一批成功保护更新案例,例如世博园区、徐汇西岸、M50等,对我国其他城市相关地区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具有的示范意义。
研究结构与框架
“铁锈地带”最初指的是美国中西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的地区。而中国仅仅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两年后,传统工业区开始面临“去工业化”,成为“铁锈地带”,并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工业遗产。“创意转型”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相关“铁锈地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背景下,具有典型性的功能、空间、政策的创新转变与更新。本书研究的铁锈地带是指在城市中或者城市周围已经成功转型或正在转型的工业建筑、工业街坊、工业区或者工业地带。
国际上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活动最早来源于英国,而文献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国际古迹遗圳理事会(ICOMOS)和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 发行的期刊与颁布的相关文件,其中,在俄国召开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上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是工业遗产保护最重要、最权威的国际宪章之一,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引起我国部分学者的关注,出现的少量文章主要也是以工业遗产旅游、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更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林教授《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构建》(2017)中指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已从单体建筑的保护,向工业街坊、工业片区整体保护的趋势发展,工业遗产在历史、文化、风貌等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的特征是丰富多样的,对工业遗产保护体系专题研究,结合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拓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对象,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工业风貌建筑、工业风貌街坊、工业风貌道路和工业风貌区(廊道)。
本文围绕“铁锈地带”及“创意转型”的概念,基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选取国外具有典型性和创意性的工业转型案例:英国泰特美术馆、波士顿SoWa、英国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德国鲁尔工业区,以及上海对标案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M50创意园、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西岸、吴淞工业区。在案例的具体研究分析上,建立分析研究的基本结构,着重从工业区区位历史和环境、历史产业功能、创意转型产业、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再利用以及城市转型政策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对标分析,从而总结各案例的成熟经验与启示。在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在城市转型的价值认知、工业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工业产业功能转型与再利用、转型运作机制及铁锈地带创意转型策略等方面总结成果与结论,为我国其他相关铁锈地带在创意转型过程中提供依据与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