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工业区工业遗存保护与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背景概况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中国创造,实现中国“工业强国梦”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产业发展迎来了国际新形势和新机遇。吴淞工业区承载着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是反映我国工业布局变迁、经济结构规划变化的见证与例证。吴淞工业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其所面临的转型发展诉求在这个历史阶段前所未有的强烈。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为了推动吴淞工业区的发展与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本次研究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起点,深入思考基于城市更新为前提下,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助力吴淞工业区和上海北部区域产业更新、功能提升、整体转型的未来计划,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系统完善、现实可行的吴淞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整体思路。
吴淞工业区是上海的传统工业基地,位于外环线北区段的两侧、宝山区和中心城区的交接部位。项目基地占地26km²,其中工业用地及相关用地总面积16.79km²工业用地及相关用地约占总用地70%,基地内宝钢集团面积约7.27km²,约占总用地三分之一。
规划构思
本次研究对吴淞工业区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现状调研和分析,系统梳理评估总结与其相关规划的基本情况,分析地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后续规划调整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及科学合理的建议。在现状和规划研究梳理的基础上,规划借鉴国际成熟案例与经验,对吴淞工业区的产业升级、保护与更新进行策划研究,定位未来的总体功能导向、产业目标、空间布局,提出独有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先行先试为整体转型创造经验,积累经验,探索途径,论证战略和策略的合理性,制定现实可行的发展实施策略和机制,确保将吴淞工业区打造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老工业区再生、工业文明传承、产业引领、产城融合的吴淞创新城。
困境与目标
吴淞工业区的发展面临四大困境,分别为:
工业区转型困境
吴淞工业区传统的发展模式与宝山区乃至上海产业发展导向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产业更新转型迫在眉睫。
工业遗产保护传承困境
多数工业区的更新规划对现代工业的遗产价值和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和漠视,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不够,吴淞工业区内大量工业遗存价值有待挖掘。
大型工业区更新及再利用发展困境
吴淞工业区内厂区规模大小不一,目前传统工业区更新利用模式单一,难以指导吴淞区内不同类型厂区的发展方向,有待探索创新更加多元、切实可行的新模式,协调好城市发展和城市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与未来城市定位、功能严重不匹配
吴淞工业区内各个厂区自有系统的道路、市政设施、设备均是为满足生产需求而设置,与上海2035总体规划确定的“北部城市副中心,中央活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定位严重不匹配。
基于吴淞工业区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希望通过本次工作能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1、提升原有工业产业,发展智慧产业,产业引领、产城融合,推动吴淞地区高质量发展。
2、认识和尊重其历史文化价值、工业遗产价值和工业发展内容,最大程度地予以保留地块内丰富的工业遗存,打造中国工业历史和发展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名片和形象。
3、通过先行先试为整体转型创造经验,积累经验,探索途径,立足于工业厂房更新、风貌保护、道路绿化条件,打造一个高品质、高标准、产城融合的宝山区城市转型更新发展的标杆区。
4、发挥吴淞工业区产业经济的重要价值,巩固上海支柱产业的地位,成为后工业化城区的最佳实践区,并提出系统完善、现实可行的新思路,为其他城市地区即将面临转型发展的工业区起到示范作用。
四大战略
转型—全新功能定位,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吴淞工业区培育文化创意、平台创新、研发策源、综合服务、低碳示范五大功能,其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方向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生活型服务、生产型服务、教育培训等产业。突出产业引领,推进产城融合,形成工作-生活-休闲融为一体的后工业化发展模式,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24小时城区。吴淞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应当采取复合功能模式,形成城市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新都市主义生活区的空间集聚效应,在产城融合的途径下实现了宜居、宜业、宜游,同时承接国家战略。既实现了城市的转型更新,又实现了产业的更新换代,构建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传承—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工业风貌
吴淞工业区作为老工业区的历史使其内部现存有多处极具特色的工业遗产,而这些具有历史风貌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吴淞工业区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同时区域内重工业企业内保留着大量具有独特工业特色、代表独特工艺流程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保存完好的空间格局、景观结构,他们同样体现着吴淞区工业风貌特色。
本次研究通过工业历史风貌文化资本、工业历史文化风貌建筑(构筑物)和工业历史文化风貌街坊三方面建立吴淞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针对内部各个厂区不同的风貌保留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利用策略,保证其可实施性。
更新—挖掘现状资源,盘活土地空间
依据现有资料和充分的现状调研及排摸,规划范围内挖掘与统计现状资源,用地资源和建筑资源丰厚,绿化资源和水体资源独特,且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资源。研究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功能全新定位的整体转型思路,打造吴淞创新城区,从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从生产转向生活,从工业区转为城区,并结合自身优势,形成多中心混合功能城市格局。引入小尺度混合街区、复合功能社区、15分钟生活圈三大发展理念,分发挥工业遗产在创新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特质优势,实现有机的更新转型。
创新—搭建多方平台,创新政策机制
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引入政府、企业合组的发展领导机构和分片区工作小组推进开发、便于管理,同时采用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设立政府、专家、宝钢、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委员会,并成立分片区联合工作小组,使订定的规划能在有计划且符合公、私利益的状态下完成。采取办公、商业、教育、文化艺术等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整个吴淞工业区的开发,并以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为核心,打造工业遗产保护公园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政策与机制,如规划土地机制、产业发展、未来持续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机制、社区共治与公众参与机制、互联网宣传与众创研究机制与专家评审委员决策咨询与参谋机制等。开展产业规划同步驱动的开发模式,注重工业遗产保护,既有产业发展又有保护留存,保证了城市的活力;引导区域产业转型,创新运用混合型用地;创新城市更新机制政策,保证城市良好运营。
项目特色
1、全息普查调研记录
本次规划针对工业区的保护与更新,通过完整、系统、地毯式的现状调查与评估,建立全信息、网络化、多维度的3D基础模型信息平台。对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逐一编号,详细记录及整理归档,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一建筑一册”的档案式评估分析。此次规划所建立的信息平台也完整记录了吴淞工业区工业风貌,保存了工业特色记忆。
2、完整科学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本次规划对吴淞工业区工业遗产进行科学系统的的评估研究,创新性的构建了工业历史风貌文化资本、工业历史文化风貌建筑(构筑物)和工业历史文化风貌街坊三方面构成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对内部各个厂区不同的风貌保留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利用策略,保证其可实施性。
3、创新性的政策机制
本次规划针对开发模式、管理模式和土地政策,提出创新性建议,并制定了科学细致的政策机制,保证了规划的可实施性。
4、小尺度混合街区的理念
本次规划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城市典型街坊尺度进行对比研究,形成尺度宜人(70m-200m)的四种契合基地具有工业风貌的小尺度功能混合街区模式。
实施情况
本次规划获得了专家、宝山区领导和宝武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可。本次工作形成的《吴淞工业区现状调研和风貌评估专项报告》成为宝山区第二批风貌街坊BS-111街坊和BS-112街坊的保护内容。本次规划推动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钢铁博物馆落户宝钢不锈钢厂区。
项目贡献
本次规划得到专家、政府的充分肯定,给予课题研究成果高度评价,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的贡献:
1、提供上海市工业区转型的先行示范,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在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国打造工业城市转型更新
2、探索提出上海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和未来工业区发展的模式,为展现国家文化自信提供重要路径
3、集中产业优势、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中国宝武世界第一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工业强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4、促成该地区发展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地之一,推进上海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驱动引领作用
项目主要成员:
王林,薛鸣华,王旭潭,杨聪雄,徐子龙,沈禾薇,许永超,厉越,蓝庭光,邵志超,周娜,代兰,袁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