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古镇保护与更新,规划战略与实施策略研究
规划背景:
2005年
上海市政府将新场古镇列入郊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2008年
新场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2012年
正式批复《上海市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明确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的要求,城市更新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与课题。并于2015年5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杨雄市长在考察新场古镇的工作中讲到:古镇保护开发既要做好规划统筹,又要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探索建立一套既保护好古镇风貌又适应现代旅游休闲功能要求的开发新模式。
区位分析:
新场古镇位于沪南公路南汇段的中间,地处浦东核心区位,交通便捷,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沪南线、广野线、原野线、龙泥果线均可直达,轨交16号线建成通车后,已成为苏浙沪唯一有轨交线路直达的古镇。
规划战略:
1、保护:坚守保护底限,传承古镇风貌
•保护保留历史建筑98栋
•保存有成片古建筑15万平方米
•元、明、清的石驳岸1200余米
•雕花门头100余座
•河道上各式水桥河埠共70余座
•留存马鞍水桥15座
•核心保护区内现有约4400人
新场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上海浦东最后一座上海原住民生活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
物质文化保护:保护传统水乡风貌为主要特征的城镇空间格局、肌理、历史街巷、水系、公共空间、农田、园林、院落、民俗文化活动历史场所、建筑、驳岸、绿化、文物等风貌物质要素。
非物质文化保护:保护原住民居住生活形态、历史活动场所、人文、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书、浦东派琵琶、江南丝竹、卖盐茶、灶花……)
2、更新:挖掘存量空间,盘活古镇资源
存量用地类型:
1、工业遗存(胜华电缆厂、新中华橡胶制品厂、上海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十六服装厂、上海沪安木业有限公司、拾九厂……)
2、公用设施外迁(新场医院、古镇停车场、新场小学幼儿园、新场市政养护有限公司……)
3、军队用地(解放军八五医院)
4、农村宅基地改造
5、农田利用
古镇历史建筑的功能转换
●新场古镇风貌区总用地面积为146.9公顷。
●现状可盘活存量总用地面积约:78.3公顷, 占风貌区用地的53.3%。
●其中建设控制区存量用地面积约:50公顷,核心区约28.3公顷。
其中
●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为47.8公顷,建筑面积约35.3万平方米。●预估1/3保护保留建筑可功能转换升级,约占核心区用地面积9.7公顷。
●核心保护区存量用地面积约:9.7+2+16.6(249亩耕地)=28.3公顷,占核心保护区用地的59.2%。
3、创新:升级产业定位、创新古镇机制
休闲旅游:微度假(观光+休闲+体验)
文化艺术:手作中心(传统、当代、传统+当代)
多元艺术展示聚落(美术、音乐、戏剧)
教育培训:精品教育培训(培育创意产业、生活艺术、休闲产业人才)、小型论坛交流
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展示交流集市(田市、水市)
规划方案效果图
发展目标
保护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复兴古镇文化、促进产业更新、实现民众发展,将新场古镇打造成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艺术展示、教育体验,生活度假与乡村生态有机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区,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最休闲、最文雅、最具创意的古镇。
规划近期总平面
规划更新效果图节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