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学院吴淞院区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吴淞工业区宝钢不锈钢厂区内型钢厂房作为上海美术学院未来校区选址。
宝钢不锈钢区域位于吴淞工业区蕰藻浜南侧,南邻长江西路,西至江杨南路。厂区占地面积约为3.37km2。
区位范围
二、历史研究
上海—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祥地自1910年周湘创立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伊始,先后诞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以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等多所艺术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首开新兴艺术策源地之先河,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上海作为中国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区的世界级城市,在经济、产业、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极速增长,但在人文艺术表现方面,纵观全国各大独立美院的分布,上海目前尚未形成与之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足以传承和发扬海派文化的世界超一流艺术阵地。
在吴淞不锈钢地块引入上海美术学院、共同建设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有利于集聚全球、全国的美术和艺术资源,打造业态聚集、能力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园区,将极大地推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真正响应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迫切需求。
场地周围现状
场地内部现状
三、设计理念
城院融合
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将校区建设成为艺术和创意教育的城市中心,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
无界开放
以艺术教育为媒介,突出学校内学术会议、图书展览、艺术体验、休闲餐饮等公共功能与社会的共融共享。
引入文化机构、社会资源(宝武集团)、知名艺术家、国际知名院校,集聚多方资源共建上海艺术创意高地。
首层开放,强调与周边社区的共享互动,构建入口门厅—中庭—共享大厅—庭院共享公共空间体系,促进交流创新,并在部分要求较为私密的组团通过三重门禁系统平衡管理与开放间的矛盾。
文化传承
立足海派文化传统,重振上海新兴艺术发祥地的形象
空间重塑
传承建筑历史风貌,重塑工业空间价值
依托型钢厂独有空间特质塑造强有力的艺术性精神空间,打造世界级艺术圣殿
建筑的改造利用尽量保持原有空间的工业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功能进行改造利用,合理布局现有功能与未来相关功能及产业的发展需求,在保持风貌的基础上,强化建筑的使用性
四、规划设想
设想与建议:
1、型钢车间建筑完整保留,改造为上海美术学院。
2、保持原有工业用地不变性,以旧厂房改造更新项目的流程进行审批,力求审批通道最简。
3、建设开放型校园,充分利用社会化配套服务。
4、型钢厂房周边为配合上海美术学院建设可开展整体规划。
总平面图
功能布局
西段•环境特点:紧邻轨道交通站点,人流汇集,商业价值高。•适宜功能:对外联系密切、开放、便于人们交流的功能。适宜布局国际教育学院功能。
中段•环境特点:环境安静,空间狭长。•适宜功能:对环境有一定要求、相对独立的教育办公功能。适宜布局核心教育办公功能
东段•环境特点:紧邻工业遗址公园,景观品质高,视线环境好。•适宜功能:具有公共开放共享特点,能对外展示建筑空间特色的功能。适宜布局图文信息中心功能
功能体量布局
五、初步设计方案示意展示
国际教育学院空间示意
空间内部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