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况
228街坊,原名“长白一村”。作为上海建国后的首批“两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是上海现存唯一的“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更是承载着深厚上海城市记忆的文化符号。然而,七十载时光荏苒,原有的空间环境与生活模式已逐渐滞后于现代居住需求。随着扩建与加建现象层出不穷,对于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渴望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本项目应运而生。
针对此次工作,我们提出了“延续历史风貌,强化文化内涵;提升功能品质,完善服务设施;优化街区环境,提升景观品质”三大提升策略。设计注重内外无界的理念,力求打造一体化的228街坊。深入挖掘场地特色元素,建立独特的品牌标识,巧妙植入历史景观元素,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还将共享与花园理念相结合,力求从空间环境形态到城市功能服务的多维度,将228街坊打造成为一个既保留历史韵味又充满现代功能的新时代人民幸福社区。
一、 建立特色品牌标识
228街坊是建国后工人新村的活样板,展现了不同时期工人新村风貌的迭代与变迁,在街坊内,有修旧如旧的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工人新村,还有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工人住宅,更有21世纪20年代的当代长租公寓。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风貌的工人住宅建筑,不仅承载着新中国工人集体生活的共享邻里关系,更传承了两万户劳动精神的内涵,成为了杨浦地域文化的宝贵物质载体,也是工人集体居住历史的珍贵范本。
基于50、90、20年代“三世同堂”的独特视角,我们的团队创意性地设计了一款专属于228街坊的特色标识logo,旨在构建鲜明的228特色品牌符号,从而凸显这一区域的独特魅力。在街坊的规划中,我们还巧妙地融入了老工人新村入口的标识牌坊以及地面文化标识,通过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标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历史记忆。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具有历史记忆的精神堡垒,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很强的空间标识记忆,不仅提升了空间环境景观,也传承了历史文化精神。
228主题logo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二、 植入历史景观元素
工人新村作为一种独特的集居形式,不仅是对田园城市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深刻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设计利用木质围栏与绿化景观结合,打造具有传统风貌的花园庭院景观。同时,依据建筑空间布局与功能需求,精心设置花园外摆区域,营造出一个共享休憩的活力空间,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环境景观的品质。不仅如此,我们还巧妙利用了街坊中心的大草坪空间,通过引入露天电影、户外儿童足球场、景观廊架、中心舞台等多元化功能,将共享与花园的理念完美融合,打造出一个功能复合、环境优美的工人新村共享交流中心。这里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更是邻里间增进情谊、交流思想的温馨家园。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三、 打造精细外部环境
基于街区整体精细化设计理念,我们为228街坊的外围环境制定了全面的提升策略。这一策略紧密依托城市更新的整体提升方案,确保所有项目的设计方案与实施都经过严格把控,以实现整个区域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规划设计将228街坊的品牌外延,结合街区精细化景观提升,对周边住区建筑、沿街建筑立面、围墙、街道平面、公共空间绿化、城市家具、店招店牌等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大幅提升沿街立面品质。同时团队还提出对现状沿街的两处变电站建筑的立面优化改造,旨在将环境中原本的负面环境转换成为可休憩、可欣赏、可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统一的、高品质的、环境优美的风貌街区。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地点:中国上海市杨浦区
设计成员:薛鸣华、王林、王旭潭、杨聪雄、齐易、黄志杰、史怡文、姚苡凡、张雅微、罗稀文
业主单位:上海市杨浦科创集团
设计时间:2023.3
建成时间:2023.10
用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