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更|新场

新场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地方 一千三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八百年前,这里崛起富甲一方的盐场;五百年前,这里遍布农桑兴盛的田园;三百年前,这里成为商贾辐辏的市集;一百年前,这里更是人文荟萃的名镇 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化的波涛正激荡着曾经宁静的水乡。作为“上海浦东最后一块历史文化遗产地”(阮仪三教授语),新场古镇如何既保护历经沧桑的风貌,又汲取持续发展的活力?紧邻上海自由贸易区和迪斯尼乐园,古老的社区面临全球性市场与文化的挑战。与此同时,当代中国齐头并进的“城市更新”与“乡土重建”运动又带来双重机遇。新场或者在传统商旅开发的侵蚀中名存实亡,或者通过自我创新的途径实现复兴

古镇的更新、是产业的更新,古镇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古镇的发展、是民众的发展开创一个承前启后的当代新场,既需要增强原住民间对新兴市场的理解,也必须唤起外来资源对本地传统的尊重。仿佛脚下这片土地,新场将在时代潮流的不断冲积中走向未来。

新场古镇实践案例展”通过将艺术活动植入历史街区,引导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鼓励有创业精神的青年一代关注新场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多元化方式传承旧的手艺,酝酿新的文化精神。参展团队与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创造互动体验,将沉寂多年的场地重新带入公共视野与街道生活之中遵循“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提出的城市更新主题,希望以展览为实验场,以艺术为催化剂,凝聚传统与时尚的原料,激发创意驻留新场,结晶出最美妙的新场实践

新场, 更新之地


导览册封面.png




  • 系列论坛:

古镇,艺术,社会

10月31日,在更|新场举办以"古镇,艺术,社会"为主题的论坛,邀请到日本著名艺术策展人北川弗兰以及国内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通过分享艺术挖掘地域资源、带动古镇发展的实践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艺术活动植入历史街区,更好地引导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焕发古镇新的活力。

古镇·艺术·社会.jpg

图片2.jpg

图片1.jpg

图片3.jpg


保护,更新,创新

11月15日,在更|新场举办以"保护,更新,创新"为主题的论坛,邀请著名历史古镇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其他历史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当地民众等各方代表共近30位,以保护,更新,创新为主题,大家畅所欲言,为新场古镇的"保护,更新,创新"献计献策。通过分享杨梅竹斜街、景德镇等历史保护案例,探寻新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需要坚守的底线和措施。

保护·更新·创新论坛.jpgDSC_0303.JPGDSC_0328.JPGDSC04755.JPGIMG_0618.JPGDSC04841.JPGDSC04825.JPG



古镇建筑的生长

11月29日上午,与旮旯联合创办人俞挺、戴春共同创立的非官方学术论坛Let’sTalk共同举办的古镇保护与更新系列论坛, Let’sTalk@新场第一讲——古镇建筑的生长,邀请具有独立观点和实践的建筑师、设计师、摄影师等开展研讨,为新场古镇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古镇建筑的生长.jpg

DSC_0498.JPG

IMG_0718.JPG

DSC_0627.JPG



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11月29日下午,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在更|新场举办以“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常青做主旨报告,嘉宾参与主题讨论。


建筑的保护与再生.jpg

IMG_0783.JPG



  • 展览内容

“茶室”—— 新场拥有浦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将沿河的一进空间辟为沿河茶室,为大众提供一个休憩的空间,同时可以感受新场传统临河的建筑空间。


DSC_0225.JPG

DSC_0226.JPG



“器”—— 自古以来,茶楼书馆就是新场民间文化与生活的中心。以“器”为线索的展览,由当代人重新诠释“瓷、茶、琴、书、画”等传统艺术活动,将古镇建筑空间与传统文化艺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融,达到激活历史文脉,传承传统文化的双重效果。作品提取古镇建筑特色及相关纹饰元素,为古镇限量定制出茶具产品。同时创作出以代表新场历史的《熬波图》为意象,可供游客参与手工制作的展示台,从而亲身体验古镇独特的文脉。


DSCF6574.JPG

GLZ_3178.jpg

DSCF6579.JPG



“感观新场”—— 展览意在将新场古镇的空间文化置入古镇生活、传统风貌、民俗活动之中,从不同角度探究水乡古镇场所文化,融合多重感官体验,以多媒体的交互为手段,提供可观、可感、可触、可听、可思的多维展示空间,探索新场古镇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GLZ_3481.jpg

GLZ_3693.jpg



“新场密码”—— 一个关于新场的探索游戏。活动以新场老建筑的经典细节为线索,以复原新场生活场景为媒介,呈现手工业时代的匠人用心。策展人挑选20~30栋新场经典老建筑,对其中的建筑细节进行提炼,通过视觉影像化的转译手法,将它们制作成虚拟性的建筑密码,并集中显现于“更新场”的主展厅。作品希望引导参观者深入发现新场的潜在价值,并使用新媒体技术这种激动的体验。


05-密码兑换屋 (1).JPG

02-书与老宅 (8).JPG05-密码兑换屋 (5).jpg



“新场设计闪店”—— 是一个有关生活与艺术的概念性展示空间,也是一次远离大都市的奇妙体验。总共十二位艺术家进驻为期两个月的“新场设计闪店”,并围绕“TAKE TIME”的主题,用各自的作品共同构建一幅融合传统与幻想的生活场景。展场设计的灵感来自江南水乡的建筑及手工艺材料。仿佛生活本身,展览不会一成不变,新与旧的事物相互交替,实现动态的平衡。“新场设计闪店”关注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价值。希望以创新的文化活动为古老乡镇带来活力,以及产业更新的机会。


GLZ_3407.jpg

GLZ_3468.jpg

GLZ_3567.jpg

GLZ_3647.jpg

GLZ_4176.jpg

GLZ_9542 2.jpg

GLZ_9550 2副本.jpg

GLZ_408911.jpg


“桃然新场”—— 希望在新场建立一个展览、学术讨论和社区活动的平台。一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农业文明的传统与现状、问题与机会。另一方面,在展现“灿计划”实践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让更多专业和金融人士参与讨论,一起探寻C.A.N.的解决之道 Agri-urbanism (农业都市主义)。“灿计划”(C.A.N.)旨在探索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共生机制。英文C.A.N.是Culture, Agriculture and Nature的缩写。这次受邀参与“更新场”展览的“灿计划”一共分5个部分,分别为:C.A.N.、酵堂、弄堂、食堂、讲堂。


GLZ_4193.jpg

GLZ_9586 2.jpg


“盐非盐”—— 盐是生活味道的来源,也是新场建镇的初始。以“盐非盐”为主题的展示与互动装置,意在感悟和发掘盐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品德,用当代艺术的语言表达盐的视觉艺术力量。 盐是盐,是超越时代的生命基础;盐又非盐,代表传统社会中勤劳和智慧的精华。盐的特性可以反腐保鲜,作品以此寓意新场古镇的活性延续。


GLZ_3309.jpg


“拾久新场”—— 新场曾经的上海针织十九厂坐落在新场古镇。上海空间艺术季新场分展场将在这废弃已久的厂房开始“拾久新场”创意园的正式启动。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与本镇的群众近50余人,在这里用当代诗画、当代雕塑、影像、装置、光雕塑、生命装置、民俗表演等展示人类各种生存空间的今昔与未来的探求。这次展览突破了封闭在专业场馆的限制,真正走向社会的核心——民间。艺术不再是清高无上的专利,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沟通的心理与物理空间。在两个月的展示期间,这里还将举行各种活动,包括艺术与社会等内容的研讨。


GLZ_4009.jpg

GLZ_3968.jpg

GLZ_3992.jpg

DSC_9481.JPG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